返回首页

登录 / 注册

网站地图

广告 广告

• 新闻资讯

当前位置: 资讯 > 新闻资讯 > 物流头条 >正文
  • 阅读量

  • 收藏
  • 480
  • 分享

生鲜配送物流成本高、用户黏度差

蔬菜品质下降、配送不及时、配送站纷纷撤点、顾客无处退款,在海口——

社区生鲜配送:“最后肥肉”却成“难啃骨头”

从网上下单订购,在家里坐等生鲜蔬菜上门,这已经成了一些繁忙上班族“逛菜场”的日常方式。随着互联网触角不断深入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,近两年,社区生鲜配送开始“火”了起来,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。

然而,近期记者走访发现,在海口,一些社区生鲜配送的运营却陷入困境:不少居民曾排队“领菜”的生鲜配送站,已经被租为仓库或转为他用,用户黏度差、物流成本高等难题成为其致命痛点。

生鲜配送站转租为超市库房

在海口市龙华区海珠花园小区内的门岗旁,一间占地不到20平方米的小铁屋显得格外扎眼。这里曾是一个社区生鲜蔬菜配送站,如今铁屋门上及墙面上的宣传海报都已被撕下,只能从屋子顶部依稀看出“生鲜蔬菜提货点”的字样。

“两年前,这家生鲜蔬菜配送企业就不做了, 这间屋子已租给一家超市作为库房使用了。”该小区物业管理处一名工作人员说。

记者调查发现,附近其他几个小区的社区生鲜配送提货点,如今也被小区物业出租给其他单位。对于“来了又走”的社区生鲜配送,物业方面也显得十分无奈。

“2015年5月,一家企业开始在小区内做生鲜配送,但只做了3个月便不做了,说是资金方面存在问题。”海口亚洲豪苑的小区物业负责人李先生称,直到目前,这家生鲜配送企业还没有跟物业方面将未缴的水电费结算完。

李先生还称,当时这家配送企业离场十分仓促,小区内不少购买了储值购菜智能卡的业主都没来得及销卡退费。

记者走访海口多个小区发现,此前,多处投放的社区生鲜配送站都已不见踪影。相关工作人员证实,虽然有些生鲜配送仍保有线上平台,但线下业务已经关闭一年多了。

物流成本高、用户黏度差

被电商行业称为“最后一块肥肉”的社区生鲜配送为何却成了“最难啃的骨头”?

家住海口金垦路的市民张女士,是当地一家企业的白领。为了节省时间,她时常会在电商平台上订购新鲜蔬菜,但却对配送的速度很不满意。“ 比如今天订购的菜,要到第二天下午四五点才能送到,取回来的时候感觉不是很新鲜了。”张女士说。

不同于普通商品,多数生鲜产品都需要冷藏或冷冻存储,配送过程也需专门的冷链物流。

澄迈桥沙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文克给记者算了一笔账,根据估算,生鲜产品的配送成本要比普通商品至少高30%。

“当前国内冷链物流体系并不成熟,借助第三方物流必然影响用户体验,但自建冷链物流成本太高,企业往往无法承受。”王文克说。

与此同时,生鲜电商平台普遍面临订单少、复购率低的问题。在王文克看来,生鲜产品品类多样,标准化程度低,消费者的评价也有较强的主观性,极易放弃二次购买。

不仅如此,很多消费者也很难在短期内改变购买生鲜产品的习惯。相关调查显示,相比北上广等城市,海口等地的消费者普遍时间成本不高,购买生鲜产品比较方便,电商平台较难改变用户的消费习惯。

建立完善的配送链条

海口市电子商务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,目前在海口经营社区生鲜配送的企业多为本地电商企业,如何赢回社区消费者的青睐,还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。

他认为,生鲜社区电商可考虑与小区周边商业超市合作,降低自己在小区内设点的成本,向商业超市供应生鲜,然后由商业超市进行运营;同时也可适当缩减经营体量,减轻囤货、备货的压力,以此积累消费人群。

“目前,对于海口大多数农产品电商来说,建立完善的配送链条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。” 本来生活网原产地中心总经理胡海卿坦言,目前,海口很多电商都达不到及时送达的水准,如果快速送达就需要高昂的配送成本,这就决定了很多电商只能做高端农产品,消费群体的面相对比较窄。事实上,对于海口这类城市而言,农贸市场密度并不小,如果想吃到新鲜的蔬菜,可以自己直接去购买,农产品电商如果不能解决配送难题往往很难发展壮大。

海南宜之佳实业有限公司生鲜采购负责人肖泽杰表示,社区配送蔬菜虽然能在下午配送到居民自提点,但如果客人没有及时取走,在自提点放置两三个小时便会影响菜品品质。

还有“一些地方的配送平台已经采用了‘电子菜柜',布放在小区里。一般的菜恒温保存,需要冷藏的就安装压缩机。客户下班回来,凭条码就能取菜。”

本文转自中国青年报,并不代表九州物流网(http://www.wl890.com/)观点,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。